时间:2024-10-24 来源:网络 人气:
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,Linux因其开源、稳定和可定制性,成为了嵌入式开发的首选操作系统。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2440开发板上移植Linux系统,帮助读者从零开始构建嵌入式Linux环境。
在进行2440移植系统之前,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环境:
开发板:Mini2440
主机:支持VMware的操作系统(如Ubuntu、Fedora等)
编译器:arm-linux-gcc-4.3.2
文件系统制作工具:mkyaffs2image.tgz
内核源码:Linux-2.6.30.4
Busybox:busybox-1.13.0.tar.tar
内核移植是整个移植过程中的核心环节,以下是内核移植的详细步骤:
解压内核源码:tar -zxvf linux-2.6.30.4.tar.gz
进入内核源码目录:cd linux-2.6.30.4
打上yaffs补丁:tar -zxvf cvs-root.tar.gz
进入yaffs2目录:cd cvs/yaffs2/
执行补丁脚本:./patch-ker.sh c /root/my2440/linux-2.6.30.4/
配置内核:make menuconfig
启用yaffs2文件系统支持:File systems -> < > YAFFS2 Filesystem Support
编译内核:make zImage
将编译好的内核下载到开发板:使用串口下载工具,如minicom等
内核移植完成后,我们需要制作文件系统,以下是制作yaffs2文件系统的步骤:
解压Busybox源码:tar -zxvf busybox-1.13.0.tar.tar
进入Busybox目录:cd busybox-1.13.0
配置Busybox:make menuconfig
编译Busybox:make
制作yaffs2文件系统:mkyaffs2image -o rootfs.yaffs2 -C 4096 -e 524288 -p 0 -b 4096 -r 0 -R 0 -l 0 -L 0 -M 0 -T 0 -V 0 -v 0 -x /dev/null -X 0 -y 0 -z 0 -Z 0 -Y 0 -W 0 -w 0 -U 0 -u 0 -G 0 -g 0 -H 0 -h 0 -F 0 -f 0 -d 0 -D 0 -c 0 -C 0 -a 0 -A 0 -b 0 -B 0 -j 0 -J 0 -k 0 -K 0 -l 0 -L 0 -m 0 -M 0 -n 0 -N 0 -o rootfs.yaffs2
文件系统制作完成后,我们需要将内核和文件系统烧写到开发板,以下是系统启动的步骤:
使用串口下载工具,将内核和文件系统烧写到开发板
配置开发板启动参数:在开发板启动时,按住某个键(如:C键),进入U-Boot启动菜单
选择从Nand Flash启动:bootm 0x30000000
系统启动成功后,即可看到Linux系统的登录界面
本文详细介绍了在2440开发板上移植Linux系统的过程,包括内核移植、文件系统制作和系统启动等环节。通过本文的指导,读者可以轻松地构建嵌入式Linux环境,为后续的嵌入式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。